Techwithbill

Tech ● Cloud ● Career

一個網站的誕生-關於自行架站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因為工作接觸到CDN後,為了更瞭解網頁與站台的架構,因此選擇自行架設網站作為Lab所需,本篇文章會說明一個網站從無到有會需要哪些元件,並且逐項說明元件扮演的角色,讓讀者可以先行理解,之後會再產出關於如何自行架站的文章


關於自行架站,以現在來說並不會太困難,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教學,也有許多一鍵式架站的服務可以選擇,個人品牌經營也可以用社群軟體進行,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考慮/評估自行架設網站呢?

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理由,你應該考慮自行架設網站

  1. 想要學習網頁技術者:不管你是想學習前端或是後端技術,自行架設網站可以讓你更好理解整個站台的元件間的運作原理,並且運用實際操作來加深或實踐學習到的技術,讓你可以更加熟悉網頁運作原理。
  2. 個人品牌/自媒體經營者:雖然現在是社群媒體的時代,但終究還是寄生在科技巨頭的平台上,演算法或是社群規則一有風吹草動,就需要配合調整,因此經營屬於自己的網站與訂閱戶,可以加強品牌本身與粉絲黏著度,並且可依照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進行網頁的設計,不再被社交平台的框架所侷限。
  3. 專業工作者:需要在網路上曝光自己的經歷與專業背景進而獲取客源的工作者也是相當適合自行架站的一個族群,在與業主洽談時,網頁中的作品集就是對業主最好的提案書,並且有個自行架設的網站,也會大幅提高陌生業主對你的信任度,透過網頁提前瞭解你提供的服務與價格,有效減少無效溝通的時間。

在了解為何需要自行架設網站後,接下來就一步一步帶著各位認識網站中必備的元件,讓各位在自行架站上可以如魚得水

架設網站來說會有以下幾個元件組成:

  • 網域:客戶訪問網頁時用的域名,Domain Name,例如google.com、facebook.com等
  • 憑證:用戶訪問網頁時用的一把鑰匙,透過這把鑰匙來跟網站做連線的加密,防止資料外洩
  • DNS主機:網路世界的查號台,電腦間都是用IP來溝通,DNS就是把網域轉換成IP,讓電腦可以連線到對應的站台
  • 網頁主機:架設網頁所需要的運算資源,CPU、RAM、Storage等
  • 內容管理軟體:協助管理網頁樣式、文章更新等資訊,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是wordpress,相關學習資源也比較容易取得

因此一個網頁訪問的完成順序會如下

  1. 使用者在瀏覽器輸入Domain後,瀏覽器會發出請求去找對應的DNS
  2. DNS會針對此請求回應該Domain的IP給瀏覽器
  3. 瀏覽器收到IP回應後,會再發出連線請求給該IP
  4. 網頁主機收到連線請求後,會與瀏覽器進行憑證確認,建立一條加密的通道
  5. 通道建立完成後便會回傳網頁主機的內容給到瀏覽器,此時瀏覽器便會開始顯示網頁上的資訊

到這邊就是建立站台所需要元件的說明與介紹,之後會再詳細說明關於建立網站的保母級教學,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個人網站,開始建立個人品牌。

同事總是聽不懂人話,換個說法試試看

在職場上常常會遇到聽不懂人話的同事或夥伴,明明你已經跟他說,要先做A之後再做B,然後接著才能做C,不然系統會爆炸。
可偏偏就是會搞砸,最後還是你要收尾,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嘗試以下幾種作法,希望能幫助到你們能在職場上少點口業(?

1.請對方重新描述他所理解的步驟

我們在溝通上往往都會以為對方知道我們再說甚麼,嗯嗯啊阿就帶過去的,但殊不知對方根本沒有聽懂你到底在公三小,這時候我會請對方用他理解的方式重新說明,看看是否我們說的跟他理解的有沒有在同樣的認知上,並且依據對方的理解上作進一步的修正與說明,讓對方可以逐漸進入狀況

2.運用正面表述的說話方式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你越要他不要做甚麼,他就會偏偏往那個地方去,台語俗稱:人叫叫不動,鬼牽一直走,這是因為人類潛意識對於否定的句型是會自動忽略的,跟他說這個不要點,在潛意識中他只會聽到”點這個”,跟小孩說不要跑,結果他還是一直跑給你追,因此嘗試用你要對方做的標準動作與其說明,例如:不要跑=>慢下來、不要說話=>請安靜、這個不要按=>點這邊就好,用這樣的方式自然對方就比較容易跟著你的指令執行,減少發脾氣的機會。

3.善用情緒的力量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到底多奇怪),人在聽他人說話的時候,說話內容跟語氣所帶來的感覺相比,人往往只會記得跟你說話的感受,內容不一定記得住,試著回想一下,小時候被大人罵的時候,或許你已經忘記當時為什麼要罵你,罵甚麼多半也都忘記了,但你一定記得有人大聲說話時,身體所帶來不自覺得不舒服與害怕,縱使你已經不是小朋友,但還是會回想起當時的感覺,情緒就這樣一個可以深深烙印在你心中的力量,因此下次跟同事說話時,試著加入一些語調跟情緒,讓同事知道你現在的感受跟想要傳遞的訊息,就算是演出來的,只要表演到位,同事也是會感覺到你的誠意的(?

 

工作佔據的我們人生將近1/3的精華時間,怎麼在職場中可以順利、快樂的度過,我相信是每個職場人都應該要追求的方向,因此希望上面的幾種方式,能夠幫助你跟雷包同事溝通減少摩擦,長命百歲。

 

 

 

 

雲端產業微分析(讀者來信)

近期有讀者私訊詢問雲端產業的相關問題如下,其實問題的面向都相廣泛,不過我還是嘗試答覆了一下,以下為讀者的問題。

  1. 台灣的雲端產業跟海外相比成熟度如何?台灣 tier 1 的雲端領域企業有哪些?
  2. 雲端產業的產品經理主要工作內容為何?與軟體產品經理有何差異?(就我理解,後者主要會接觸到用戶研究、數據分析、功能開發、產品策略)
  3. 雲端產業的產品經理 career path 大概長什麼樣子?通常會有哪些 exit option?

 

台灣的雲端產業跟海外相比成熟度如何?台灣 tier 1 的雲端領域企業有哪些?

台灣雲端產業可分為三個面向:雲端硬體製造、公有雲代理/經銷、雲端軟體

這三個產業面都不太一樣,可參考以下分類方式:

雲端硬體製造:

硬體部分主要就是負責製造、組裝出貨給品牌廠或CSP,所謂的雲端原理還是將硬體的算力虛擬化後分租出去的商業模式,底層還是需要Server\Storage\Switch\Router此類的硬體,才能提供龐大的算力給CPS(Cloud service povider),這部分產業台灣已經相當成熟,代表性公司有緯創、廣達、台積電等,硬體的世界相對軟體來說是另一個世界了,在此就不贅述了。

公有雲代理/經銷:

公有雲代理/經銷商業模式為代理公有雲,如AWS、AZURE、GCP等公有雲平台,將公有雲服務銷售給企業用戶,並且協助客戶使用公有雲平台,解決使用上的問題。

因為是代理經銷,產業分類上會被歸納在資通訊服務業。台灣IT產業的代理經銷制度也已經相當成熟,但在雲端領域上還是百家爭鳴的情況,台灣較有代表性的公有雲代理商有伊雲谷、宏碁資訊等。

雲端軟體:

雲端軟體本質上是軟體開發業,根據對於市場需求的理解程度,將各領域中的痛點,以軟體或系統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隨著雲端運算普及,各軟體開發商也逐漸將自行開發的軟體部署到雲端,或因應雲端彈性、隨用隨付等特性,發展出訂閱制商業模式,進而達到永續收入的目的,台灣較有代表性的雲端軟體開發有趨勢科技、KK Company。

 

雲端產業的產品經理主要工作內容為何?與軟體產品經理有何差異?

在公有雲經銷代理的產品經理主要工作內容為協助原廠推廣業務及營運,典型工作內容有:

傳遞原廠銷售策略與舉辦行銷活動

掌控產品成本與資源規劃

制定銷售流程與公司內部單位溝通協調

達成原廠年度目標

與軟體產品經理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代理商的產品經理對於產品功能開發無話語權,因此在行銷上就就需要依據產品特性找到對應的客戶類型與行銷方式,提昇該產品在台灣市場上的能見度,並且協助將產品商務流程梳理清楚,以符合公司規章或政府法規要求。

 

雲端產業的產品經理 career path 大概長什麼樣子?通常會有哪些 exit option?

雲端產業的產品經理發展上會較偏向行銷與業務職位,因此通常做得好會有機會進入原廠擔任在台灣的代表,或是往其他產品代理商跳,嘗試發展不同類型的產品。

exit option的部分則是可轉任業務或行銷單位,如對產業理解程度夠深,也可跳脫雲端代理商的產品經理,轉任軟體開發相關職位。

跨部門溝通很崩潰? 三個讓你馬上可以用的溝通方法

跨部門溝通是現代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當不同部門的人員拿著不同的目標、價值觀、甚至專業術語來進行溝通時,很容易造成溝通障礙,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和品質。以下是三個讓你馬上可以用的跨部門溝通方法,幫助你改善溝通效率,提高工作效能。

1. 確定共同目標

在進行跨部門溝通前,先確定共同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每個部門或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目標和優先事項,但是只有在確認了共同目標後,才能進一步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減少因為各自追求不同目標而導致的衝突和瑣碎的溝通。

舉例來說,在進行專案規劃初期時,客戶提供的目標為“讓用戶可以更安全的連線到應用程式上“,這樣模糊敘述就需要我們去跟客戶釐清,安全的定義、應用程式的屬性、連線的方式,都會是影響我們跟客戶還有公司內的技術團隊討論提供解決方案的重要資訊,因此在專案初期釐清需求的細節,會是溝通的第一步。

2. 簡化專業術語

不同部門之間的專業術語往往不同,而這也是溝通上的一個障礙。因此,在進行跨部門溝通時,可以嘗試簡化專業術語,使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溝通。如果無法避免使用專業術語,也可以在溝通中加入一些解釋和說明,讓對方更容易理解。

一般專案進行時,客戶端的對口往往是不熟悉產品或是專案細節的,因此在與客戶說明時,需要減少專業用詞,並以生活化的方式譬喻,讓客戶可以簡單地理解複雜的概念,例如我們在解釋訂閱制時,不會跟客戶說你開一台VM每個小時要多少錢之類的,會運用生活中的情境,例如說我們租用Ubike,租多久就收多少錢,只是今天標的換成是VM,這樣就更容易引起共鳴。

3. 使用圖表和圖像

圖表和圖像是非常直觀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各部門之間更清晰地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工作進度。在進行跨部門溝通時,可以嘗試使用圖表和圖像,如流程圖、組織圖、時間軸等,來幫助溝通。這樣可以使溝通更直觀,也更容易被理解。

人類在溝通時圖像佔據的55%的資訊內容,因此在溝通識善用大量圖表,可以讓客戶更容易理解我們要傳遞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溝通的用的圖表,要小心不要拘謹於形式,可以是簡單的手繪圖或是小畫家搭配幾何,重點是能夠讓客戶一目瞭然,快速理解要傳達的概念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繪製精美的圖表,看得懂、聽得進去、能夠理解,才是圖表最重要的目的。

以上是三個讓你馬上可以用的跨部門溝通方法。透過這些方法,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可以更加暢通,協調工作也會更加有效率。希望這些方法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雲端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WAF是什麼?預防勝於救火的網站保護服務

本文將介紹WAF的概念、應用場景以及為何越來越重要,快速了解WAF能提供的效益以及為何要使用WAF。

關鍵字: 雲端, CDN, 網頁加速, Akamai, Cloudfront, Cloudflare

WAF,全名為Web Appcalition Firewall,中文直譯為網路應用程式防火牆,比上一個CDN更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用於保護網站的防火牆,透過在網站流量的入口架設篩選機制,一般會放置於CDN或Load balancer上,在流量進入前就先進行篩選,防堵惡意訪問,並放行正常的使用者進入,降低網站遭到惡意攻擊癱瘓的機率。

WAF的工作原理

本次我們還是用一些日常舉例,想像我們住在社區中,門口有警衛可以隨時觀察有無可疑人物進入社區,並且依據住戶的交代,讓朋友家人可以順利拜訪。

用上面的情境來說,各角色扮演如下:

  • 社區=網站
  • 警衛=WAF
  • 朋友家人=好的流量
  • 可疑人物=壞的流量

WAF就是透過規則篩選進入網站的流量與使用者訪問的行為,進而達到保護網站的目的。

而既然WAF是透過”規則”來篩選流量,那如何讓WAF有一個好的判斷準則就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在這邊又不得不提到OWASP,全名為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為專門提供各式資安架構、安全建議的機構,是許多機構、政府與資安組織會參考的指標,每年都會提供網路中最常見的前10大攻擊手段,可作為WAF基本的判斷準則。

WAF的效益

  1. 減少網頁遭惡意攻擊的機會:小至個人、大至企業只要有網站,就可能會是被攻擊的目標,例如SQL Injection可下指令串改或竊取資料庫
  2. 降低網站的負擔:透過減少不良流量訪問與惡意攻擊,減少網站的負擔,亦可增進正常使用者的訪問使用體驗
  3. 遵守安全標準與法規:WAF可以幫助網站管理員保護數據並確保其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和法規。例如,GDPR要求網站保護歐盟公民的個人資料,WAF可以檢測和防止未經授權的數據訪問,以確保網站符合GDPR的規定。

結論

整體來說CDN是網路時代不可或缺的一樣加速技術,對於品牌公司來說,CDN可以大幅提升官方網站在全世界的訪問速度,對於電商公司則是可以快速的更新上架大量商品圖片與文案,對於點播串流平台來說更是可以有效減少用戶追劇卡頓所造成使用者體驗不佳,因此不管你是跨國公司、中小企業甚至個人自媒體,都應該了解CDN所能帶來的幫助與效益。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雲端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CDN是什麼? 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雲端加速服務

本文將介紹CDN的概念、原理與應用場景,快速了解CDN能提供的效益以及為何要使用CDN。

關鍵字: 雲端, CDN, 網頁加速

依稀記得第一次看到CDN的中文翻譯,內容交付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時是滿頭問號,想說這是甚麼奇怪的翻譯,只知道這是一個網路加速的服務,對於CDN原理跟怎麼加速網頁都是一知半解,近期因為工作上有需要較深入了解CDN的技術應用及原理,因此也把我的理解嘗試白話的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 CDN

CDN全名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可以簡單理解為將網頁的內容都快取一份到離使用者最近的地方,加速使用者訪問網頁的讀取速度,並減少網頁伺服器的工作負載。

CDN的工作原理

到這邊霧煞煞嗎? 沒關係我們用電商物流來舉例,今天大型電商平台為什麼可以做到24小時、12小時甚至6小時到貨,主要原因就是除了中央物流中心之外,電商業者還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衛星倉庫,衛星倉庫雖然不大,但放了許多客戶常購買的商品,讓客戶在平台下單後,可以快速地從衛星倉庫出貨給客戶。

將上述情境套用到網路世界的CDN的話,各自的角色扮演如下:

  • 中央物流中心=網頁伺服器,負責運行網頁應用程式
  • 衛星倉庫=CDN節點,又稱POP(Points of Presence)
  • 客戶常買商品=網頁內容,包含圖片、影片、文字、程式碼等

CDN本質上就是透過分散技術同時加速傳輸效率以及減少網頁伺服器的負擔,只是今天這個CDN電商公司的衛星倉庫不只有在台灣,而是拓展到全球的人口密集處。

CDN的好處

在了解基礎原理後,我們就來看看CDN可以帶來甚麼好處,讓我們想像一個情境,今天電商公司突然有一款商品爆紅,全世界的人都搶著要買,但只有一個中央物流中心的時候,會發生甚麼事情,可想而知一定是客戶等到惱羞、等到都棄單,等到其他電商公司都開始賣一樣的東西而造成訂單流失。

但今天這樣的事情是發生在有衛星倉庫的電商公司後,就可以分散每個倉庫的出貨量,減輕每個倉庫的出貨壓力,讓客戶不再過度的等待,可以快速地拿到想要購買的商品,提升公司的業績。

而場景一樣再回到CDN後,就可以換成以下四點好處:

  1. 加速網頁的載入時間(減少客戶等待時間):CDN 有助於減少您網站的載入時間。使用CDN,網站內容可以存在世界各地的服務器上,因此用戶可以更快、更可靠地訪問它。
  2. 提高全球可訪問性(增加可送貨範圍):CDN 允許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您的內容,無論客戶位於何處。
  3. 減少頻寬使用(分散倉庫貨運壓力):CDN 通過將內容交付負載分配到多個服務器來幫助減少網站使用的流量。 這代表即使在高流量期間,您網站的性能也會更加穩定和一致。
  4. 增強用戶體驗(完成訂單提升業績):CDN 還可以通過快速可靠地交付內容來幫助增強網站的整體用戶體驗。 這可以提高參與度、降低跳出率和提高用戶滿意度。

結論

整體來說CDN是網路時代不可或缺的一樣加速技術,對於品牌公司來說,CDN可以大幅提升官方網站在全世界的訪問速度,對於電商公司則是可以快速的更新上架大量商品圖片與文案,對於點播串流平台來說更是可以有效減少用戶追劇卡頓所造成使用者體驗不佳,因此不管你是跨國公司、中小企業甚至個人自媒體,都應該了解CDN所能帶來的幫助與效益。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公有雲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如何跨入雲端產業-進階篇

本文將介紹在具有雲端經驗幾年後,可以進一步發展的二轉職業,如雲端架構師、技術客戶經理等職位,了解自身優勢與興趣,並且提供職業選擇上的導引。

關鍵字: 雲端, AWS, Azure, GCP, 職涯發展

雲端架構師(CSA,Cloud Solution Architect)

顧名思義就是在協助在雲端環境中進行架構規劃的職位,多半會由Presales或IMP轉任,因為雲端的服務更新速度非常快速,因此需要常態性的關注雲平台功能上的變化,並且制定架構轉移的計畫,以達到最小停機時間的要求。

客戶技術經理(TAM,Technical Account Manager)

客戶技術經理則是以協助VIP或大型客戶維運雲端環境為目標,由MSP轉任較為合適,因其職位會以更長遠的角度跟客戶討論雲端維運環境所需要的方法以及各式規範的導入,並且扮演了調度MSP工程師的腳色,對於溝通的技巧也是相當吃重。

雲端架構師的技能需求

  • 架構規劃

此為架構師最基本的要求,要能夠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蒐集客戶的商務需求,並且提供最適合客戶的現階段的架構,舉例來說,客戶今天是初次使用雲端,想要從地端環境搬到雲端環境上,那一比一的搬遷就比較合適客戶的現況,而並非以雲原生架構進行。

  • 雲服務

要規劃架構勢必就需要了解各元件的交互作用,並且能夠說清楚講明白,讓客戶知道每個服務元件的工作方式,才能避免客戶產生錯誤的認知與期待,造成雲端架構可行性上的疑慮。

  • 專案管理

在架構規劃與雲服務元件能夠讓客戶買單後,接下來就是在實作上專案管理,藉由對專案的先後順序、時程、風險有了具體且明確的規劃後,才能真正落實到雲端環境中,以提升雲端專案的成功率,至於要如何扮演好一個好的PM,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想成為PM,那要先搞清楚想成為哪種PM-專案經理篇

客戶技術經理的技能需求

  • 熟悉(客戶的)雲端環境

這裡說的熟悉雲端環境是指了解客戶的環境,並不只是單純的服務應用,而是要了解客戶生產環境中,每個雲服務所對應到的對外服務是甚麼,才能在第一時間協助客戶針對突發事件進行修復,舉例來說客戶環境中可能有許多的VM、ALB、S3等服務,但每個雲服務都有各自對應的商務服務或交互作用。

例如外部訪客訪問APP時會先透過ALB,再轉送需求到VM上,而客戶回報問題時很有可能是說”我APP中的寄杯服務出問題,請協助排查”,此時能夠快速知道寄杯服務所對應的雲服務便會是快速查修的關鍵。

  • 客戶溝通與抗壓能力

客戶技術經理多半是客戶緊急事件的第一個會找的窗口,緊急事件也就代表著需要非常快速準確地回復客戶的需求,並且能在第一時間提供問題現況與說明問題處理進度,因此與客戶的對話多半都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壓力,具備良好的EQ並有效安撫客戶的情緒會是相當重要的關鍵能力。

  • 協助客戶深化雲端應用

雲端用量上是帶有飛輪效應,使用量會隨著客戶對於雲端技術的熟悉度,而有指數性的成長,因此客戶技術經理不僅僅只是救火隊,更需要協助客戶規劃內部雲端技術能量的提升,協助客戶將雲服務用得更加深入,與客戶自身的商務需求達到深度整合,除了減少客戶維護服務的負擔,更進一步提升客戶使用上的黏著度。

哪個適合我?

相信看完上面的工作分類應該可以發現到,兩個職業不變的都是需要具有面對客戶與雲端的技術力才能勝任,雖然比例各有不同,都是職能的必須,因此排除面對客戶與技術發展的面向,我更傾向讀者可以運用以下兩點判斷自己是否合適

  • 專案型或維運型的工作型態

專案型的工作往往帶有多元、有截止日期、一次性產出等優點存在,好處是可以常常變換雲端需求與客戶產業,可以更多面向的了解到產業的需求並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但經驗上的滲入類機會較容易陷入皮毛式的規劃,因為實際上線後,客戶到底是怎麼使用與管理雲端環境,泰半是由TAM協助規劃的。

而維運端雖然不一定能像專案型工作接觸到千奇百怪的需求,但是可以較為深入的了解客戶實際上會如何運用雲端服務滿足產業需求,同時能夠與客戶共同制定雲端環境管理的方式,不過身為維運類型工作就難免需要應付突發行事件,也就是俗稱的On Call,尤其環境上雲後,只要有網路與帳號權限,解決客戶問題是可以Any where的,也算是維運端的缺點之一。

  • 甲方或乙方的生涯規劃

甲方的工作內容多半會是以維運為主,因此如果是有心想要往特定產業甲方發展的讀者們,可以考慮往TAM或是MSP的工作發展,因為會常態性的跟甲方的技術人員合作,被挖角的機會也就會變更大。

乙方的工作則是圍繞著客戶的專案,在乙方很容易因為做出有亮點的專案而受到原廠或是其他大型乙方的青睞,進一步提升在業界的能見度,不管對於升遷加薪或是自行創業都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上便是雲端產業進階篇的內容,如果有其他的職務想要了解或是對於特定職務想要更進一步諮詢,也歡迎透過Linkedin與我聯繫。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公有雲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如何跨入雲端產業-基礎篇

雲端時代的來臨,各大企業都在積極發展上雲相關應用,但是雲端部門的內容百百款,到底雲端領域中是怎麼分工的,完成專案上又各自需要那些腳色,就讓我來跟各位簡單的盤點與介紹,讓對雲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更加瞭解雲端代理\經銷公司的分工方式。

雲端工程師(CE)

CE Cloud Engineer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雲端服務完成客戶相關需求的工程師,與地端工程師一樣大方向分為兩種面向,屬於一次性建立服務的系統工程師以及協助維運系統的維運工程師

專案工程師(IMP)

專案工程師日常工作內容是進行專案環境的建立,因為雲端化後許多設定變得更加簡易,所以較不會有以往地端用網路專長或系統專長的分類,多半在專案進行中都是網路連同系統一起進行處理,以最單純建立VM(虛擬機器)來說,建立一台機器基本的參數包含網段、IP、規格、OS等需要進行設定與分配

以往地端建立上可能會分為系統組跟網路組各自建立,但在雲端的世界中是直接由雲端工程師一手包辦,因此要擔任好該職務就需要對系統與網路有較好的理解,尤其是在網路的知識,因為網路是雲端的基底,只要可以把網路原理弄熟,搭配上了解各公有雲的服務功能,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有即戰力的雲端工程師啦。

掌握基本原則後,就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雲端其他類型的服務,例如掌握PaaS層級的服務部屬與特性、實作微服務在雲端的管理方式、高併發架構的注意事項、數據分析平台的建立、運用IaC快速部屬等,都可以是雲端工程師可以投入的方向。

維運工程師(MSP)

維運工程師在雲端常被歸類在MSP(Managament Service Service,又稱託管服務),日常工作主要是進行雲端環境的監控、優化及協助客戶進行疑難排解,透過雲端原生或第三方工具蒐集各項服務的監控指標,及早發現異常並且制定應變措施,協助雲端系統可以具備高可用性與高穩定性。

雲端系統維運上包含了許多常態性及7 x24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自動化告警、預測甚至是自動回應處理故障,便會是擔任此類腳色的重點,運用自動化工具縮短每次系統異常回復的時間就是維運工程師的基本要求。

在系統優化上就涉及較廣泛,在不涉及架構變更的情況下,維運工程師多半能做的便是服務設定的調教,透過參數設定的調整,榨出服務的最多的效能,因此維運工程師通常都會比專案工程師更懂得如何應用特定雲端服務,不僅僅只是建立完成服務,而是要清楚了解各雲端服務背後的原理,因此一般都會先於第一線回應客戶雲端應用問題,累計一定的經驗再轉任系統維運與優化的工作,以利故障/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的反應與排查。

總體來說兩者並無孰好孰壞,多半會看自己喜歡的工作方式發展,如果你是喜歡Hands-on,專心執行建置且不擅長直接面對客戶的話,可以先從專案型的工程師切入;如果想要深耕自動化,有效率的執行重複性較高的工作且不害怕面對客戶的話,可以從維運工程師切入。

而除了上述售後工程師外,還有另一種較接近業務單位的售前工程師,又稱之為Presales,主要工作在於協助業務單位進行專案前期技術疑難排解與技術提案,有時專案需要進行POC時也需要充當專案經理的腳色,協助POC的進行與說服客戶採用。

售前工程師(Presales)

售前工程師需要有辦法協助業務將客戶的需求收斂排序並讓客戶買單外,同時也需要將客戶的商業需求轉化為技術需求,進一步的傳遞給後端技術同仁知道,以利進行可行性與時程評估,因此擔任售前工程師需要同時具備了解客戶需求的溝通能力外,也需要能夠理解技術可行性與架構上的傳達,因此算是相當具有挑戰的職位。

在溝通能力上首要的要求便是有收斂客戶需求的能力,畢竟雲端服務百百款,客戶在不懂的情況下很容易提出天馬行空的需求與想法,若沒有及時踩煞車或隨著客戶起舞,很容易就會造成需求不明確、沒有下一步等推遲專案進度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適當的時機點驅動客戶,讓客戶往我們想要方向前進,並且還讓客戶覺得是自己想要往這個方向走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簡而言之就是需要有策略性的使專案往對我們公司有利的方向進行,這樣才能替公司拿到專案,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在技術的要求上,要能夠以架構的角度出發,並且以客戶熟悉的名詞進行溝通,舉例來說虛擬機器(VM)這個概念資訊人員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在雲端上不同公有雲的名詞並不相同,例如AWS的EC2、GCP的CE,本質上都是VM,但因為初期客戶不熟悉的情況下,會很容易造成客戶的誤會,同時也要能夠理解客戶地端環境中網路與系統的需求,才能進一步轉換為雲端所需要的元件,並且在提案階段說服客戶採用對應的架構,以利專案的順利進行。

才介紹三個職務不知不覺就打了這麼多,希望這樣的文章類型能夠協助各位朋友更加熟悉雲端產業的需求,進而朝向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雲端產業中,下一期預計會更新雲端架構師(CSA)及技術客戶經理(TAM)的職位,有興趣的朋友記得追蹤我,才不會錯過文章的更新喔。

我是Bill,致力於把複雜概念簡單呈現的產品經理,現任職於公有雲產業,希望能透過文字帶來更多交流。

DNS是甚麼? 他是如何運作的? AWS Route 53能做些甚麼?

from https://aws.amazon.com/tw/route53/what-is-dns/

DNS,全名為Domain Name Service(網域服務器),網域就是各位會在網址列上面看到的哪一串英文拼寫,如amazon.comfacebook.comnotion.somicrosoft.com等,讓使用者在上網時可以以較為直觀的英文名稱搜尋到網頁,當然網域還有更深入的名詞如子網域、一階、二階等網域,在此就不贅述了,想要了解細節的請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域名

那麼網域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在網路的世界中,每個網站都有對應的網址,每個網址都會有對應的IP,而IP就是構成網路世界中如同門牌號碼的存在,是獨一無二且唯一的存在。

舉例來說Google.com=網域、142.250.191.46=IP,我們在網址列中輸入142.250.191.46跟google.com都能連到google的首頁上,換成現實生活的舉例來說,今天你搭計程車要到台北101,你跟司機說要到台北101或是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也都會知道你要去101,在這裡台北101等於網域,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就等於IP。

因此DNS的目的就是要將網域名稱轉換成電腦可以讀懂的IP位址,讓網域可以導到正確的IP進而訪問到對的網頁,整個過程可以想像成你跟計程車司機說要去台北101(輸入網域),然後司機把台北101這個地標輸入到導航中(DNS),導航就會告訴司機具體的地址(IP),透過地址便可前往正確的位置。

理解完上述概念後,應該就可以知道DNS在網路世界中的重要性,任何的網頁要被訪問到都需要通過DNS翻譯後才能找到正確的IP。

AWS Route 53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就是AWS的託管型DNS服務-Route 53,託管型顧名思義就是使用者不需要自行建立與維護DNS,只需要輸入對應的紀錄(Record),也就是IP跟網域的對應,就可以讓網頁正確地被找到。

除了託管型DNS不需要自行維護主機外,Route 53還有其他方便的功能,例如網頁健康狀況監控,可以主動地去監控網頁服務目前的情況,當今天網頁不能被正常訪問的時候,第一時間可以通知IT人員。

監控服務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通過監控進行流量的切換,當今天服務出問題時,可以藉由切換IP的方式把流量導到第二台機器上,讓對客戶的網頁可以不中斷的正常運作。

而當今天網頁服務是全球訪問的服務時,DNS也需要建立在離使用者最近的地方,才能降低網路延遲,因此同樣可以透過DNS快速的將Record複寫到全球AWS的服務中,加速網頁訪問的全球布局。

後記

DNS算是我進入IT行業時第一個認識的服務,遙想當年剛入行時,因為公司人手不足身為PM的我就被直接推到第一線去對應客戶,而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DNS你們要設定什麼record?”,一句話出現兩個我聽不懂的名詞,只好硬著頭皮說”這個我確認一下”,然後快速打給工程師跟上網查資料客戶的問題到底是甚麼意思,所幸後續有順利了解內容並解決,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跟我一樣被突然丟到戰場上的菜鳥PM,讓你可以快速了解DNS的概念與基本原理,順利度過專案的難關。

異數(Outliers)心得-無法複製的成功經驗

本書傳達了許多成功學書籍不告訴你的事,也是就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書中開門見山的就舉了曲棍球球員為例子,要獲得優異的成績,關鍵不在於家世背景、文化、練習時間,最重要的變因來自於出生在一、二、三月,因為出生的早比同期的孩子獲得更多的身體優勢,便更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表現與成績,接受到更好的訓練。

成功這件事不會是煮飯炒菜,跟著食譜就能做出口味一致的菜餚,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因素才能造就成功結果。

本書舉了表現優異的曲棍球員、IQ極高但過的窮困潦倒的天才、大韓航空因民族文化導致的空難、因為亞洲勤奮種稻進而影響到數學表現,最後也花了許多的篇幅介紹比爾蓋茲的成功。

上述的案例可以分別歸類出生時間、成長環境、民族文化、家庭背景等面向。

以書中佔大部分篇幅的比爾蓋茲來說,大部分耳熟能詳的故事多半圍繞在比爾蓋茲有一個IBM董事的媽媽所以才能促使微軟接到第一筆訂單進而成為偉大的企業。

其他地方沒說的是,比爾蓋茲出生的年代,正是電腦軟體業蓬勃發展的時候,在當時寫程式都還是需要用紙帶打洞,然後一條條的給電腦讀取,而且當時電腦運算的成本非常昂貴,所以並沒有辦法人人都沒寫程式。

但在當時比爾在學校電腦經費用完時又很巧合地接到一間私人公司的兼差,讓他有更多時間可以使用電腦,進而累積更多的軟體開發能量。

上述看起來似乎是在說明比爾蓋茲是天選之人非常幸運,但我從中得到的啟發是,如果我跟比爾有一樣的幸運可以獲得這些資源,我會跟他有同樣的熱情跟努力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畢竟我並沒有如當時比爾接觸到電腦時的狂熱,小時候拿到電腦也只會想玩遊戲,並不會想要做深入的了解。

比爾蓋茲的成功便很好的帶到時勢(電腦業起飛)、成長環境(從小就有接觸電腦的機會)、個人熱情(勤奮練習撰寫程式)等幾種面向,或許我們在思考自身規劃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找出自已有優勢的地方。

我們沒辦法決定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基因等,因此我們更要珍惜後天能決定的選擇,”長得漂亮是優勢 活得漂亮是本事”,就讓我們持續做好選擇,一起走向最好的人生。

« Older posts

© 2024 Techwithbill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